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8 题号:1896832
下列关于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分布示意图的正确叙述为
A.四座山地都在南半球
B.甲乙在北半球,丙丁在南半球
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乙丙丁
D.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该山地的海拔和纬度高低
2010·河北·一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长白山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下图示意长白山天池北部地形及植被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处的植被分别为(   
A.针叶林、高山苔原B.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C.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
2.图中海拔1800--2000米的岳桦林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其生长的环境可能是(   
A.干旱、寒冷、大风B.海拔高,光照弱,生长期短
C.干旱、贫瘠土壤、大风D.寒冷、贫瘠土壤、大风
2020-09-07更新 | 30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主要源于腐殖化的有机质和植被凋落物,土壤黏粒能吸附可溶性有机碳。色季拉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某研究团队在其东坡海拔3600m至4300m范围内开展研究,研究区内表层土壤黏粒含量较高且随土层向下逐渐减少。下图示意研究范围内不同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规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土层分别是(     
A.底层,表层,中层B.中层,表层,底层C.底层,中层,表层D.表层,中层,底层
2.研究区内高海拔地区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多,主要是由于(     
A.冰雪融水多,利于有机碳积累B.气温更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C.植被落叶更多,有机质来源多D.土壤黏粒含量高,吸附能力强
2022-02-23更新 | 6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秦岭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查阅资料时发现夏季南坡(见下左图)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5℃、北坡降低0.6℃,并且气温降低的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覆盖度成负相关,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与海拔之间的关系(见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夏季的气温变化   率南坡小于北坡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夏季,南坡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气温的变化率小
B.夏季,南坡是阳坡,光热资源充足,土地生产能力大
C.夏季,南坡植被茂密,覆盖度高,气温变化率小
D.夏季,北坡是阴坡,蒸发弱,植被茂密,覆盖度高,气温变化率小
2.秦岭地区森林植被(     
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
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     
A.相互靠近B.上下远离C.同时下降D.同时上升
4.推测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海拔(     
A.500m以下B.1000~1500mC.2000~2500mD.3000~3500m
2020-11-15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