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选修地理 > 环境保护 > 生态环境保护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1 题号:1897826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湖,8月份平均水温16℃,1月份平均水温-0.9℃。根据2014年、2016年、2018年遥感图像分析,青海湖周围地区土地沙漠化范围不断扩大。青海湖中的裸鲤平均每生长500克需要近10年。由于20世纪60年代的过度捕捞,青海湖裸鲤数量急剧减少。下图为青海湖流域图。


   
(1)分析图中青海湖东部沙堤形成的过程。
(2)推测沙堤形成后对青海湖水位的影响。
(3)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青海湖裸鲤生长缓慢的原因。
(4)有人建议,青海湖可移殖其他鱼类。结合材料分析该建议的可行性。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地旅游是指以旅游为目的而对湿地资源进行利用的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开发模式。上海东滩湿地公园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最东侧,毗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唯一一处与候鸟保护区相邻的湿地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为8.6km2,分为湿地景观区、湿地生境修复区、水禽栖息地、扬子鳄活动区等几大区域,原始芦苇面积约40万m2。上海东滩湿地公园开展各种旅游项目,如观鸟、寻找扬子鳄等,吸引游客前往。


说明上海东滩湿地公园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有利条件及注意事项。
2022-04-03更新 | 19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候鸟(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越冬地。近年来,受长江上游水库群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鄱阳湖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使得候鸟越冬环境更加复杂,且形成了“丰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景观。2020年夏季,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多轮强降雨,其中江西省遭遇了持续性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连续性暴雨天气。造成鄱阳湖面积涨水期从北向南扩张,而在退水期从南向北萎缩。图甲示意鄱阳湖水系,图乙示意2019和2020年鄱阳湖丰水期月平均水位及枯水期不同水位持续时间。


   
(1)简述鄱阳湖“丰水一片,枯水一线”景观形成的原因。
(2)研究表明,2020年鄱阳湖越冬水鸟多样性减少,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鄱阳湖水域面积涨水期从北向南扩张,退水期从南向北萎缩的过程。
2023-07-17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   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

材料二: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图中甲、乙两处的是什么工业部门?说出该地产业链有哪些基本特征?
(2)结合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2016-11-18更新 | 5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