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0 题号:1901168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下图为“三大荒”位置图。


   
(1)分别指出三大荒地目前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述南大荒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
(3)目前我国已经先后停止对三大荒地的过度开发,简述这些地区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结合材料,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
2021-10-27更新 | 1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区的永暑岛(9°37′N,112°58′E)是永暑磁西南礁盘上的人工岛。岛上部分岛基被客土(指非当地原生的、由别处移来用于置换原生土的外地土壤)红壤混合覆盖。目前多数空地有绿色植被覆盖。人工岛于2015年完工,完工两年后多处发现地下淡水资源。“淡水透镜体”是指在岛屿的地下,有一块像凸透镜一样,中间厚四周薄的淡水层(如下图)。



(1)推测永暑岛绿色植被的种子来源。
(2)说明永暑岛投入使用后可能导致“淡水透镜体”体积变小的因素有哪些。
2022-05-28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锡林郭勒草原北与蒙古国接壤,南接河北坝上地区,西接阴山丘陵,东临大兴安岭,以典型草原为主,是我国最早一个列入国际生物围检测体系的自然保护区。上世纪后期,生态破坏严重,黑风暴事件频发。2000年以来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在治理中发现封育5年植被盖度和多样性最高,禁牧7年土壤有机质最高,之后二者有所下降。下表为我国上世纪黑风暴次数。

时间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次数8次13次14次23次
(1)说明黑风暴期间造成人员走失的原因。
(2)分析沙尘天气对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的推动作用。
(3)分析封育期过长,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的原因。
(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将对锡林郭勒草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价,列举需要调查的数据。
2023-01-31更新 | 1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