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水循环 >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90200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2年暑假期间,广东省某中学学生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某区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研学考察。通过考察研究同学们发现,该处山体为红色砂岩,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但它却具有复杂的、个性化的小尺度植被分异现象,对此大家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该地貌区不同地貌部位的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农业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地理条件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地理兴趣小组所调研的区域并说明判断理由。
(2)与悬崖区相比,指出该地貌乔木区水循环最弱的环节并简述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地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有效降水是指自然降水中能补充到植物根层土壤的水量,即降水中可被植物根系吸收的部分。若某日的降水量不能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则称为无有效降水日。



(1)从水循环原理看,降水初始,雨水首先会被地表的________截留,超出截留部分会降落到地面被土壤吸收,当降水量超过________(水循环环节)时,会产生________径流(水循环环节)。
(2)归纳西南地区年均最长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3)结合西南地区因无有效降水而引发的问题,简述农业生产中可采取的积极措施。
2022-02-02更新 | 1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1)图中水循环的各环节中,a是________,e是________(填环节名称)
(2)图中包含的水循环的类型有_______种,其中,参与水循环水量最大的是 ________ 循环,图中能代表我国夏季风的是________环节(用字母表示)。
(3)下列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 环节a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无关               ② 环节c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③ 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环节 d            ④ 地表植被状况对环节e影响不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图中水循环的_______环节施加了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有(     
A. 涵养水源          B. 防风固沙          C. 美化环境          D. 调节气候
(5)试说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d环节可能产生有利影响的做法。
2020-12-20更新 | 29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梅村位于福建武夷山东、梅溪下游,四周群山环抱。村落始建于隋朝,清朝时成为闽北地区茶叶的集散地与通往欧洲的“万里茶道”的起点。当溪横穿村落汇入梅溪,历史上经过数次改造。下表为宋、明时期当溪的改造内容。下图示意目前该村落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朝代改造内容
宋朝疏河床、垒岸坡
明朝加深拓宽河床,修建提水、蓄水工程

(1)请将下梅村夏季洪涝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思路补充完整________

①下梅村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降水量大
②村落位于盆地地区,地势较低、河流流速慢
③村落四周群山环抱,利于地表水汇集
④地处东南沿海,夏季易受台风影响,产生强降水
(2)当溪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宋、明时期改造当溪的主要目的有(填序号)____(①防洪②发展旅游业③灌溉④发电),改造活动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
2023-12-18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