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主要自然灾害 > 地震、火山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4 题号:19051830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地相比,地震破坏程度较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2)A、C两地震中距相同,震感较强的是____,原因是____
(3)A处村庄部分房屋是开挖山体后,在山体坡脚平地修建的。当暴雨频发时,该村庄可能面临____自然灾害。
【知识点】 地震、火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板块构造学说是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地壳运动的全新学说,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     )(单项选择)
A.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B.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
C.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带D.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

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市当地时间2009年4月6日凌晨3时22分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地震发生时拉奎拉震中区的居民觉察到先____,后____
(3)地震发生时,意大利首都罗马震感强烈,罗马与拉奎拉相比(     
A.震级相同,罗马烈度较小B.罗马震级与烈度均较小
C.烈度相同,罗马震级较小D.拉奎拉震级较大,烈度较小

(4)意大利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其处于____与非洲板块交界处,这两个板块在图中的字母代号分别是________,该边界类型为____边界。

2009年12月10日,印度尼西亚西部亚齐地区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5千米。

(5)此次地震震源位于____(选填:地壳/地幔/地核)震中位于海底,地震后最容易引发的次生灾害是____
(6)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近年来多次发生地震,从地震分布角度,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恰巧位于____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交界处,地震频发。
(7)地幔物质的对流是板块运动的动力所在,图中可能出现海底扩张的地区是(     ) (多项选择)
A.A与C交界处B.B与C交界处
C.C与D交界处D.B与D交界处

(8)板块相互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地貌景观。与图中甲处地貌景观相同成因的地区是(     )(单项选择)
A.马里亚纳海沟B.喜马拉雅山脉
C.大西洋D.科迪勒拉山系

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马荣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2009年12月火山又开始爆发。

(9)马荣火山再次喷发,其主要原因____
(10)下列关于马荣火山岩石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层理构造B.含有不同时期的化石
C.片理构造D.晶体颗粒细小,岩石表面多气孔

(11)菲律宾的东部海域分布有菲律宾海沟。该海沟是由于____板块俯冲到____板块之下形成的,同时,____板块隆起形成菲律宾群岛。
(12)简述马荣火山活动给人类带来的有利影响。
2024-01-12更新 | 7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当今世界,由于自然和人文原因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8年5月12号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映秀镇,震源位于地面以下14Km处,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有明显的震感。与汶川相距1 00余公里北川县城位于群山环绕的湔江河谷,地震中两侧山体滑坡,北川县城毁于一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北川县城在地震灾害中破坏严重的原因?
(2)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分析图示南部多滑坡、泥石流的原因,并简述防灾减灾措施。
2016-11-26更新 | 9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地震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西兰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本世纪最严重一次发生在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在新西兰第二大人口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该次地震震源深度仅有4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后导致部分建筑物倒塌,道路也发生扭曲,致使146人遇难,200多人失踪,3300所房屋严重受损,约造成11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1)新西兰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_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___板块相互______(板块运动方式)而产生,并且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上。
(2)此次克莱斯特彻奇地区的地震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简述其原因。
(3)克莱斯特彻奇震区中甲、乙两地区烈度更大的是__________地区。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
2021-12-29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