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1905223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榆神府矿区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鄂尔多斯煤盆地中部,隶属陕西省榆林市。区内煤炭储量丰富,煤层厚、埋藏浅,煤炭资源的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矿区土壤以风沙土和黄绵土为主,土壤结构较疏松、有机质含量低。早期采煤沉陷区造成的破坏尚未解决,新的采煤活动仍在继续,采煤沉陷区不断扩大,加剧了环境恶化。据不完全统计,矿区内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面积达150平方千米,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灾害在矿区内广泛分布。

材料二:植被覆盖度是反映矿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榆神府矿区1990—2019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45.48%和54.52%。下图为榆神府矿区1990—2019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示意图



   
(1)读图,说出榆神府矿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点,并列举主要驱动力。
(2)试评价榆神府矿区煤矿的开发条件。
(3)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当地煤矿开采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其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灌丛的植株、冠面越大,生长耗水量越多。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荒漠化是地下水位下降、浅层土壤含水量减少的过程。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荒漠化表现为草甸退化为灌丛再退化为沙漠的过程。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图。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模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的过程。
(2)比较灌丛冠下土壤与灌丛间裸地土壤肥力的高低,并从土壤物质组成(提示:从水、土、肥角度)角度分析原因。
(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根系浅的草甸-根系深的灌丛-无植被的沙漠”演化过程中,分别指出地下水位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点。
2023-07-20更新 | 19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盆地内,其东部紧邻日月山,湖区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流咸水湖(下图)。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青海湖中水域较浅的西北部。青海湖湖区盛行西北风,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的风沙堆积地貌,其沙源主要来自西岸和北岸几条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日月山西侧的湖东平原。



(1)简述青海湖成为咸水湖的原因。
(2)试分析青海湖湟鱼主要分布于湖泊西北部的自然原因。
(3)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平原地带的原因。
2023-11-16更新 | 20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居延海,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黑河流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生产基地。

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居延海面积不断萎缩,并分裂成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两个湖泊。1985年时,黑河水已经无法注入东居延海,到1992年湖泊彻底干涸。

下面左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右图为东居延海1985年湖泊盐度分布图。



(1)分析居延海分裂成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的原因。
(2)据图描述1985年东居延海湖水盐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利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居延海萎缩和消失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1-10-09更新 | 4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