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容量 > 人口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 环境承载力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8 题号:19060769

在我国西南部喀斯特地貌区,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地主要分布在山间的“坝子”中。下图示意我国某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其中甲、乙、丙表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为(     
A.居住用地B.林业用地C.耕作用地D.畜牧用地
2.影响乙、丙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B.土壤肥力C.地形D.土地面积
3.甲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不断扩大,可能会导致当地(     
A.环境承载力提升B.生物多样性减少C.粮食总产量提高D.水资源总量减少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考古发现,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复活节岛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活动。如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①t1时期,纯自然状态提供的物资可养活人口可达2000人左右
②t2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环境承载力提高
③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稳定
④t4时期,该岛屿的生态环境优于t2时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关于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必须低于环境承载力
B.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环境承载力制约
C.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不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2019-09-19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胡焕庸线不仅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也是自然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分界线。有学者为深入研究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将胡焕庸线以东区域细化为3个梯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胡焕庸亚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长江经济带四区域人口密度由大到小,排第二位的是(     
A.ⅠB.ⅡC.ⅢD.Ⅳ
2.影响Ⅱ区域人口密度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河流
3.提高整个长江经济带环境承载力的有效措施是(     
A.构建现代内河运输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B.加快自然资源开发,提高资源自给能力
C.培育沿海开放高地,加快与周边的互联互通
D.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2023-04-26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2013年3月发布的《京津宾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政策》指出,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研究,北京综合承载力进入危机状态。读北京市有关人口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规划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10⁴人)
2000一2010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0.35%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2300
2000-2010增加的常住人口(10⁴人)604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的人口数量3000
2011年常住人口(10⁴人)2019
1.从表中可知北京市(     
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B.人口合理容量为2019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D.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2.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②提高生活消费水平③妥善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④向其他地区移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22-04-23更新 | 1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