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 逆温现象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21 题号:19061847

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从地面开始的逆温称为接地逆温,从离地面一定高度处开始的逆温称为悬浮逆温。逆温厚度是指出现逆温现象上、下限的高度差。下图反映甘肃省酒泉市多年8时和20时平均逆温厚度的年内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逆温厚度年内变化最小的是(     
A.8时悬浮逆温B.8时接地逆温
C.20时悬浮逆温D.20时接地逆温
2.8时接地逆温厚度比20时接地逆温厚度大,原因是8时(     
A.地面温度较低B.大气的对流较强
C.太阳辐射较弱D.大气逆辐射较强
3.影响夏季与冬季逆温厚度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     
A.风速B.降水C.昼夜长短D.气温日较差
2023·广东广州·一模 查看更多[28]
【知识点】 逆温现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一般为“上冷下热”,但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下图为某地某时刻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B.抑制了①层空气的对流上升
C.增强了③层空气对流上升D.阻挡了①层空气的水平运动
2.下列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连线,错误的是(     
A.CO2—光合作用的原料B.O2—温室效应
C.O3—吸收紫外线D.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
2022-10-31更新 | 1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0年4月25日,全国多地中午可见日晕现象,下图是拍摄于泉州的日晕图。冰晕是大气中大量水汽凝华后的冰晶对光线折射或反射所产生的光晕现象,是日晕、月晕和其他光源产生的晕象的总称。近年来,进入青藏高原拍摄冰晕正成为一种新潮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此次泉州日晕形成最密切的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的削弱作用③大气的保温作用④地面辐射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近年来,进入青藏高原拍摄冰晕正成为一种新潮流,推测其原因(     
①青藏高原冰川丰富②全球气候变暖③进藏交通条件改善④摄影设备普及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青藏高原日晕多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2-03-20更新 | 55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对流层中出现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读某地不同高度的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部热,下部冷B.中纬厚,高纬薄C.夏季薄,冬季厚D.低纬薄,中纬厚
2.该地发生逆温现象的时间段大约在(     
A.2-4点B.6-8点C.10-13点D.21-24点
2024-03-23更新 | 2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