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应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1548 题号:19163775

成都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一个多夜雨的地区。该地夜雨现象的形成不仅与地形因素密切相关,还受到大尺度空气运动的影响。图为某年7月17日该地夜雨时垂直螺旋度等值线剖面图,垂直螺旋度能够反映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特征,正值为上升运动,负值为下沉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易出现夜雨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此时(     
A.坡前东侧地面受热,气流上升B.山坡比坡前地面同高度气温低
C.山坡大气层结稳定,天气晴好D.山顶近地面气流受热辐合上升
3.本次夜雨形成得益于该地东南侧的副热带高压,其边缘气流使该地(     
A.水汽增加B.气温降低C.凝结核增加D.大气稳定
2023·湖南常德·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钦诺克风指位于北美洲西部的焚风,因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形成。位于落基山东坡山麓的莱斯布里奇市(50°N,113°W)常受钦诺克风影响,增温明显。下图示意落基山山麓莱斯布里奇某日的暖脊。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暖脊最可能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暖脊受盛行西风影响将向东移动B.暖脊受北美高压影响将向西移动
C.夜间钦诺克风的强度稍高于白天D.夜间钦诺克风的强度稍低于白天
3.图中暖脊出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可提高农作物产量B.积雪消融洪水泛滥
C.气温升高作物晚熟D.居民屋内能耗降低
2020-05-27更新 | 55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2】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如果冰川足够大,可全天盛行冰川风,还可扩展到离冰川前端更远的地方。虽然冰川风的风向全日不变,但风速有以24小时为周期的日变化。绒布冰川位于珠穆朗玛峰北坡,全长20多千米。我国登山队员攀登珠峰时发现,绒布冰川表面白天和夜晚都有“冰川风”。在冰川中段,“冰川风”强盛时风速最大可达10m/s,;对攀登珠峰影响很大。下图是绒布冰川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绒布冰川“冰川风”的风向多是(     
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
2.研究人员在祁连山多处冰川上表面测得的“冰川风,均不如绒布冰川表面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冰川规模B.冰川海拔C.地形坡度D.植被密度
3.考虑“冰川风”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有利于登山队员攀登绒布冰川中段的时间是(     
A.地方时0时前后B.早晨日出前后
C.地方时14时前后D.傍晚日落前后
2021-03-23更新 | 9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洞穴滴水衔接了洞穴外部环境和内部沉积物,能够反映出洞穴内外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围岩指隧道或洞穴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身的稳定有影响的岩(土)体。不同季节,洞穴内外通风模式有所不同。下图示意广西某洞穴(有竖井与外界相通)的洞穴外大气二氧化碳、洞穴内二氧化碳、洞穴内滴水水温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洞穴滴水的水温,判断洞穴内的热量(     
A.夏季主要来自围岩,增大B.夏季主要来自大气,增大
C.冬季主要来自围岩,减小D.冬季主要来自大气,增大
2.影响夏季洞穴内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有(     
①流水溶蚀②大气二氧化碳浓度③植被根系呼吸④微生物分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18更新 | 6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