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19235603

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种植面临多种不利因素,机械化率低是其中之一。我国有7亿亩丘陵山区农田,一般农机难以到达。“微农机”短缺已成为提升农业机械化率的短板和卡点,因此我国南方很多丘陵山区仍保持着传统的人力耕作。2022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文件多次提出推进适宜丘陵山地的小型机械研发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微农机”的设计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有(     
①适用多种农作物生产②高端定制,外形美观③爬坡越障、制动转向功能强④重量大,稳定性好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推进适宜丘陵山地的小型机械研发工作的主要意义是(     
A.机械深耕翻土,增加土壤肥力B.取代人力劳作,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降低地形坡度,减小耕作难度D.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噪声是一种无形的环境污染。当噪声达到70分贝时,会对人体产生明显危害。研究表明,道路交通是城市建成区噪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城市道路绿地对噪声具有显著的削减作用。城市道路绿地的降噪效果与城市道路绿地的结构和宽度关系密切。下图示意城市道路绿地降噪能力监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道路绿地降噪能力(     
①随道路绿地宽度增加而增强
②随道路绿地宽度增加而减弱
③相同宽度下乔灌类降噪能力最强
④相同宽度下草坪类降噪能力最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与隔音墙等降噪设施相比,城市道路绿地降噪设施可以(     
A.美化城市景观B.节约利用土地C.提供休憩场所D.拓宽城市道路
3.常绿灌木是我国很多城市道路绿地中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B.气温C.光照D.土壤
2022-05-29更新 | 3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的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建议有条件的乡村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下图示意“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宜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乡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A.人口数量众多B.地势平坦开阔C.生态环境良好D.基础设施较好
2.“田园综合体”模式大力推广有利于(     
A.扩大农村耕地面积B.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C.促进农村经济发展D.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
2022-08-12更新 | 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新疆地区利用生态光伏农业的现代化设施(如下图所示),“南果北种”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热带植物在西北边陲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光伏农业”的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A.全球气候变暖B.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C.国家政策的支持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2.新疆“光伏农业”能够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昼夜温差大④地广人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我国西北地区“光伏农业”投入规模化生产后将对农业带来的影响有(     
①增加耗能成本②改变生产方式③促进产业转型④产量过剩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0-10-02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