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19248776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A.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2.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A.发展微电子工业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畜牧业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泰梅尔半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中甲海峡长的104km,最窄处55km,水深32m~210m,是北极航线上最惊险的区段。每到6月中旬,泰梅尔丰岛冰雪融化,河流和溪水开始流动,发芽的植物迅速布满沼泽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甲海峡船舶安全航行的关键因素是(     
A.盛行风B.海冰C.港口D.洋流
2.图示甲海峡通航条件最佳的时期是(     
A.1月至3月中旬B.6月上旬至8月上旬
C.8月下旬至9月下旬D.10月下旬至12月
3.泰梅尔半岛地表植被(     
A.种类组成很复杂B.一般生长缓慢
C.以喜短日照为主D.藓类地衣较少
2020-09-06更新 | 1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福建海坛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独特现象。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着一些黑色碎石。海坛岛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七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2.“沙不袭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B.村落位于山地的背风地带
C.根系发达的植被固沙作用明显
D.沙丘上碎石固沙作用明显
3.沙丘附近村庄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水稻B.甘蔗
C.番薯D.小麦
2018-11-22更新 | 21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8-06-09更新 | 6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