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水循环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9 题号:1928854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蟹原本在我国东南沿海养殖,广受消费者欢迎。但青蟹养殖全年产量仅为16万吨左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位于内陆的河南延津县青蟹养殖成功实现量产。

材料二: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具有发电、防凌、减淤、供水等系列综合效益。该水利枢纽在调水调沙过程中大量水沙资源直接入海,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引黄淤灌工程可以充分利用水沙资源,从而有效减少水沙资源的浪费。

材料三: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2为引黄淤灌工程示意图。

      

(1)简述小浪底水库在防治黄河下游河段凌汛方面发挥的作用。
(2)简析引黄淤灌工程可充分利用水沙资源的原理。
(3)简述河南盐津青蟹养殖可以实现量产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只包含a,b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包含a,c,d,e的循环称为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环节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
2018-11-01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塔里木盆地中有多条河流汇聚于此。1942年测量湖水面积仍达3000平方千米,1962年湖水面积减少到660平方千米,1970年以后完全干涸。

材料二 塔里木盆地多处地层中富含钾盐,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在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罗布泊发现超大型钾盐矿床。

材料三 我国在罗布泊发现大型钾盐矿后,国家随即组织开发。然而,工业区位的选择既要考虑资源因素,也要考虑环境因素。当地地理环境的最大特点是极度干旱,给这里布局、组织工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材料四 钾盐是农用钾肥的生产原料,在我国属大宗紧缺原料。我国每年有近800多万吨的钾肥缺口依赖进口,罗布泊钾盐公司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50万吨左右的优质低价钾肥。


(1)读材料一,试分析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罗布泊逐渐干涸的原因。
(2)读材料二及上图,试推测大量钾盐在此富集的形成过程。
(3)读材料三,试从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简析干旱对当地钾盐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试从我国农业用肥的角度出发,说出罗布泊钾肥生产的意义。
2019-05-10更新 | 18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孔雀河地处天山南麓,源于博斯腾湖,流域内松散堆积物广布,河岸两侧有胡杨林分布。20世纪70年代,图示研究区(位置见图左)的地下水丰富且基本处于天然状态。1980年以来,流域内水资源利用强度日渐加剧,尉犁镇以下河段出现断流现象。2016年开始,在夏季对孔雀河进行生态补水。图右示意甲、乙、丙三地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变化。



(1)简述20世纪70年代图示研究区地下水丰富的条件。
(2)分析2006~2015年甲、乙两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的差异。
(3)胡杨生存的临界地下水埋藏深度是8~10米。简析2010~2019年乙、丙两地附近胡杨林的长势变化。
(4)说出在夏季对孔雀河进行生态补水的理由。
2024-03-21更新 | 1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