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50 题号:19328619
鄱阳湖和洞庭湖是长江上两大重要湖泊,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晩,响穷彭蠡之滨”等句描写的就是鄱阳湖上渔歌互答,湖面浩渺的意象。鄱阳湖75.4%的水源来自上游的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五条入湖河流,鄱阳湖湖口在正北面,经由40公里长水道与长江干流相连。鄱阳湖水量占长江流域的15%,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水量的总和。长江、五河、鄱阳湖之间,形成了一种联动的江、河、湖关系,这让鄱阳湖成为了一个过水型、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

材料二   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局部图。


   

材料三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鹤等珍稀候鸟及其越冬地。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每年秋后,主要来自我国青海湖、北大荒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的候鸟到这里越冬,从而成为世界候鸟的最大越冬栖息地。

材料四   素有“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平原上,湖南粮仓岳阳的人均耕地竟然只有0.91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而且,乡村年久失修的沟渠路网,高强度耕作下被损耗的土地肥力,这些让岳阳农业的增产前景后继乏力。国家重点扶持工程“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也因此上马。下图为岳阳、常德、益阳等三个地级市环洞庭湖基本农田整治的范围。


   
(1)依据材料一,二,三说明鄱阳湖的重要意义。
(2)分析鄱阳湖成为世界候鸟的最大的越冬栖息地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分析赣江的水文特征。
(4)分析从上世纪50年代到1976年洞庭湖面积逐渐变小的主要原因。
(5)对两大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1】[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

长腰山位于滇池南岸,对涵养滇池良好生态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1月以来,昆明某集团企业在长腰山区域,陆续开工建设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量的挡土墙严重破坏了长腰山的地形地貌,原有沟渠、小溪全部被水泥硬化,林地、草地、耕地全部变成水泥地。长腰山90%以上的区域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楼房,整个山体被钢筋水泥包裹得严严实实,长腰山变成了“水泥山”。长腰山生态功能基本丧失,影响了滇池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对此昆明市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开展了整改,决定全面拆除长腰山滇池一级保护区内与滇池保护治理无关的所有建筑物。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题目,并用所给材料和已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要求:题目明晰、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
2022-02-24更新 | 169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洪水调蓄湖泊之一,其入湖泥沙主要来自赣江等周边的河流(如图1所示),出湖泥沙由湖口输入长江,出湖沙量与出湖流量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同步。2000年后,由于长江主河道全面禁止采砂,大量采砂船转移到鄱阳湖采砂。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行,每年7-9月蓄洪影响鄱阳湖泥沙和水量的吞吐平衡。某科研团队调查1955年以来鄱阳湖出湖泥沙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如图2所示。



(1)简述图2所示鄱阳湖1955-1970年出湖沙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2)鄱阳湖1955-1970年出湖沙量与出湖流量的变化在时间上不同步,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三峡水库蓄水运行,说明每年7-9月蓄洪对鄱阳湖泥沙吞吐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泥沙淤积对鄱阳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3-02-25更新 | 299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一片洼地(盖塔拉洼地,下图所示),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洼地内多沼泽、盐滩。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的真空管道整流(零碳)高速运输水系统专利技术无动力地引地中海水到此处,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得了成功。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埃及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售到非洲30多个国家。
(1)分析盖塔拉洼地多沼泽、盐滩的成因。
(2)说明在该地利于“引水技术”应用的施工条件。
(3)预测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7-11-17更新 | 3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