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9425780

北方农牧交错带指我国北方传统农业和畜牧业区域的过渡发展地带,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变化地形梯度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m)各海拔等级比例(%)耕地变化比例(%)
<2007.347.97
200-50013.1317.16
500-100017.7817.28
1000-200052.6853.40
>20009.074.19
1.耕地减少区域大致位于我国(     
A.小麦主产区B.高山牧场区
C.第一与第二阶梯交界处D.季风与非季风分界线
2.耕地减小后转变的主要土地利用形式是(     
A.湖泊与湿地B.草地与林地C.交通与建筑用地D.城镇与工业用地
3.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的最突出表现为(     
A.水资源短缺B.水土流失严重C.土地退化明显D.石漠化面积广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油橄榄属常绿乔木,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含油量高,营养食用价值高,被称为“液体黄金”,甲河流域是我国最早引种油橄榄的地区,也是目前集中连片栽培面积最大的区域。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与地中海地区相比较,甲河流域栽培油橄榄优势的自然条件是
A.年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B.气温较高,热量丰富
C.降水多,地形平坦D.土质疏松,宜林地面积广
2.甲河流域引种油橄榄的主要目的是
A.油橄榄树形优美,四季常绿,可美化环境
B.油橄榄根系发达,生命周期长,生态效益好
C.油橄榄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
D.栽培油橄榄可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18-12-16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对耕地非农化问题的研究是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下表为广西近40年来不同时段耕地非农化转化类型及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转化类型及比例(%)
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难利用地
1980~1990年62.843.6430.822.680.02
1990~2000年86.1611.362.390.090.00
2000~2010年61.0711.628.6418.620.05
2010~2020年70.0411.515.3013.110.04
1.根据表中数据,关于广西耕地非农化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非农化得到遏制B.生态退耕所占比重大
C.灾毁耕地是主要原因D.耕地大量转难利用地
2.抑制广西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对策是(     
A.提高耕地复种指数B.强化耕地统筹利用
C.推广使用大型农机D.推行耕地休耕制度
2024-05-07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一位去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错落有致……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乌布稻田的主导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B.土壤肥沃C.水热充足D.河网密布
2.乌布随山势修筑层层稻田,有利于缓解(     
A.水土流失B.农业污染C.土地沙化D.土壤板结
3.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对流强烈B.台风频繁C.西南季风强盛D.东北信风控制
4.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B.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C.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D.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023-01-31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