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9428679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我国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口粮消费总量在粮食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从72%下降至27%(1985~2017)。与此相对的是,人均肉蛋奶的消费量增长了近3倍,这使得我国每年生产饲料粮的原粮达到粮食总产量的一半。有学者提出并带领科研团队建设“滨海草带”,即在不适宜生产粮食的滨海盐碱地地区建立牧草生产体系来发展畜牧业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滨海草带”科研团队把盐碱地变为水草丰美地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技术C.市场D.劳动力
2.适合“滨海草带”的草类应具有的特点是(     
A.耐旱、耐寒B.耐盐碱、耐高温C.耐盐碱、耐涝D.耐寒、耐涝
3.滨海草带建设可以缓解的主要问题是(     
A.海岸线侵蚀严重B.耕地资源不足C.粮食供应短缺D.粮草争地矛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性显著,存在多条自然区的分界线。下图示意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的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理分界线为(     
A.旱作区与水田区的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干旱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2.与该地理分界线以南地区相比,以北地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水系密布,河网发达B.河湖稀少,水源匮乏
C.高原地形,气候凉爽D.蒸发强烈,水汽充足
2022-04-25更新 | 1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由于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发生平面迁移的现象叫河道变迁。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叫河道变迁速率。平原上河道不断弯曲,洪水期间自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河水逐渐干涸并开始生长树木,河岸成为陡坎。为了研究河道变迁情况,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北半球某河流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道变迁速率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乙处树龄大于甲处,原因最可能是乙处(     
A.河漫滩面积较大B.位于河流下游C.积水时间较短D.河道形成较早
2021-12-30更新 | 29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区内森林植被茂密,植被种类繁多,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自然垂直分布明显。矮林是武夷山海拔较高处的特殊植被,分布在海拔1700-1900m的范围内,其生长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支。下图示意武夷山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夷山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图中基带P地带性植被是(     
A.农耕带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荒坡灌丛
2.与武夷山基带相同海拔和坡向的天然林相比,人工林(     
A.生长速度缓慢B.土壤湿度大C.土壤温度高D.林冠成层性强
3.武夷山在海拔1700米处出现矮曲林和灌木丛,其生长环境为(     
A.低温、多雨、大风B.低温、少雨、无风
C.高温、多雨、无风D.高温、少雨、大风
2024-02-23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