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9482280

“回流式”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路径,其重要性日益彰显,是解决传统农民工异地城镇化瓶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回流的特点是(     
A.回流的空间路径相对单一B.以农村户籍人口回流为主
C.回流人口的教育程度较高D.老龄人口的回流比重较高
2.该市人口主要回流方向是县城而不是市区,主要原因是县城(     
A.政策优惠显著B.环境更加优美
C.生活成本较低D.公共服务完善
22-23高二下·辽宁朝阳·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2020年11月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启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因难(人户分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仕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②经济的快速发展③严格的户籍管理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篇)”,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山西省B.江西省C.上海市D.山东省
2021-07-25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城镇常住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89%,下表为2011—2020年我国大陆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
201151.27%34.71%16.56%
201252.57%35.29%17.28%
201353.73%35.93%17.80%
201454.77%37.10%17.67%
201556.10%39.90%16.20%
201657.35%41.20%16.15%
201758.52%42.35%16.17%
201859.58%43.37%16.21%
201960.60%44.38%16.22%
202063.89%45.40%18.49%
1.我国城镇非户籍常住人口主要是(     
①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②由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劳动力
③中心城市扩大区域的人口④农村学生到城镇就业或接受高等教育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城镇非户籍常住人口增加,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B.促进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
C.不断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D.科技创新的活力不断增强
3.近些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到东部沿海的务工人员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资源丰富B.东部地区房价昂贵
C.产业由东向西转移D.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2023-07-19更新 | 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2.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加重了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2021-06-03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