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人口迁移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1949996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蹚古道”指的是从陕南(陕西省南部)到四川康定,再中转到西藏和云南的古道,也被称为陕康藏茶马古道,中途需跨越高大的秦岭、大巴山,沿途降水多,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康定是“蹚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以康定为节点,一条是向西通往西藏,一条是向南通往云南,并且通过这条古道,陕西商人最远走向了西亚、印度和东南亚。“蹚古道”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人口迁移线路,基于贸易的需要,陕南大量商人迁移到康定,定居营商。下图示意“蹚古道”部分线路及康定的地理位置。

(1)分析康定吸引陕商大量迁入的原因。
(2)阐述陕商迁入对康定的积极影响。
(3)列举出陕商在南迁康定路途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读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图中省区人口迁移的总体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人口迁移对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2023-04-04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8年春运从2月1日起至3月12日,春运40天,全国旅客发送量约29.7亿人次。

材料二 据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比2015年减少了171万人,2017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进入调整期,但每年流动人口数量仍在两亿人以上。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



(1)从材料三图中箭头可以看出,人口迁出较多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B.津京唐地区C.长三角地区D.珠三角地区
(2)图中人口迁移类型属于________(填“国际人口迁移”或“国内人口迁移”)
(3)分析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
(4)简述当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流动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至少写三点)
2023-04-07更新 | 1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生态移民具有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西部,其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范围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海原县、固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等)6个山区经济落后县的4万多名移民,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闽宁镇区位和样本村区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西海固4万余名移民迁往闽宁镇的主要原因是闽宁镇____。
A.有扶贫政策扶持B.经济发达C.降水丰富D.土壤肥沃
(2)与闽宁镇相比,移民原居住地西海固________。(填序号)
①生态环境脆弱②人口密度过大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④工业污染严重
(3)说明大量人口迁入对闽宁镇可能带来的影响。
(4)请你为闽宁镇的合理健康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2024-01-22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