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人口的迁移 > 人口迁移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19505424

“住房供需匹配度”是指年均住房需求面积预测值与年均住房供给面积预测值的比值。右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未来五年年均住房供需匹配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未来五年住房供大于求的城市是(     
A.天津B.石家庄C.保定D.呼和浩特
2.大同未来五年住房供需结构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化B.剩余劳动力增加C.产业结构转型D.城市用地规模有限
【知识点】 人口迁移的影响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曲线表示6月14日(阴历五月初五)北京市的人口流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6月14日北京市人口流动特点有(     
A.以跨区人口迁移为主B.流动人口主要选择铁路交通
C.向北京市外流动比重大D.长距离流动人口多
2.影响图中所示人口流动的因素是(     
①自然因素②文化传统③休闲娱乐④政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下列省市,劳动年龄人口(16-59年)比重最大的可能是(     
A.四川B.河南C.河北D.北京
2021-12-15更新 | 5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4年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总理指出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每年农民工在年前大量离开,到年后大量回城,这种候鸟式迁徙,已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     
A.从事建筑业的人数多B.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
C.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D.主要集中在以地级以上城市务工
2.2015年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原因有(     
A.春节游客多,长途旅行不安全B.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
C.春运压力大,就近换乘其它交通工具D.冬季气温低,短途旅游更适宜
2022-08-02更新 | 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东南沿海某市小明家族的迁移就是现代中国人口迁移史的一个缩影,小明的爷爷奶奶在20世纪60年代旱情期间从山东举家迁往东北某县城。到了80年代,小明出生后,为了更好的发展,一家又从县城迁到了省会城市。2006年,小明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到东南沿海某市工作,待小明结婚生子后,小明父母随迁到此定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60年代,小明爷爷奶奶举家迁往东北某县城的主导因素(     
A.经济因素B.灾害因素
C.环境因素D.家庭因素
2.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①乡村到城镇   ②东部到边疆   ③内陆到沿海   ④平原到山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小明父母该类群体定居后,为了社会和谐迁入地急需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建筑设计师B.保险业务员
C.中小幼教师D.医疗护理师
2021-07-10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