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0 题号:19546868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早期,造林需要由工程措施改善自然条件,提供适生环境。该地某小流域有宽广而平坦的塬面,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塬面条田连片,沟坡林草茂密,沟底坝库相连。下图为“该小流域塬面附近综合治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水土流失治理的早期,工程措施对造林的主要作用是(     
A.平整土地B.增加水分C.改善热量D.提高肥力
2.该小流域沟头防护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溯源侵蚀B.增加农业用水C.减少雨水下渗D.拦截泥沙造田
3.近年来,该地由打坝淤地转为人工削坡填沟增加沟道耕地数量,主要原因是(     
A.泥沙来源减少B.人工成本上升C.河流径流减小D.人口增长迅速
2023·江苏·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5]
【知识点】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塬是黄土高原上流水侵蚀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它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最有可能表示黄土塬地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保护黄土塬的措施主要是
A.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B.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D.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3.下列有关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发展种植业,努力建设林业基地B.大力发展畜牧业,建成畜产品出口基地
C.退耕还林还草,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D.积极垦殖荒地,缓解人地矛盾
2016-11-18更新 | 9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某地区坡耕地面临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下图示意该地采用不同农耕措施下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农耕措施①②③依次表示
A.等高土埂、顺坡农作、等高草带B.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
C.等高土埂、等高草带、顺坡农作D.等高草带、等高土埂、顺坡农作
2.该地位于
A.浙江省B.贵州省C.陕西省D.河北省
2018-01-17更新 | 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小流域位于福建省西部的长汀县,以丘陵地形为主,曾因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大片的“红色荒漠”。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采取封山育林等生态恢复工程,主要种植耐贫瘠树种-马尾松,使流域内林地占比超70%,但部分地区的生态恢复状况仍然较差。近年来,当地通过混合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治理水土流失,效果十分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角度]20世纪80年代后,该小流域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仍较严重的原因是(     
A.土质较疏松,抗侵蚀能力弱B.林地面积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C.人口增长快,过度开垦森林D.林地树种单一,地表裸露严重
2.“红色荒漠”给长汀县带来的影响是(     
A.泥沙淤积,长江航运受阻B.雨季防洪难度增加
C.耕地面积增大,粮食增产D.气候变干,土地沙化加剧
3.下列有关该小流域治理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全面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打坝淤地,提高植被覆盖率
C.农业综合开发,养护结合D.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
2023-10-10更新 | 2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