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和观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9559907

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酸雨B.全球气候变暖C.雾霾D.南极臭氧空洞
2.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
22-23高一下·辽宁·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与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应正确的是(  )
①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持续性原则 ②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阶段性原则 ③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公平性原则 ④2008年“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持续性原则 ⑤2009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性原则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④⑤D.①②⑤
2018-07-17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孟子提出:“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大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子所在时代的人地关系表现为人类完全被动地适应自然
B.“数罟不入洿池”体现了持续性原则
C.“鱼鳖不可胜食”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D.森林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一定会“不可胜用”
2018-08-10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碳中和,是指某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2021年11月6日至7日举行的北京能源国际会议上,全球33位顶尖学者围绕中国碳中和转型、中国能源目标的制定、碳配额分配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33位顶尖学者围绕碳中和主题展开交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C.持续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2.我国要实现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最可行的措施是(     
A.控制生产用电B.开发化石燃料C.发展新能源D.全面封山育林
2022-08-11更新 | 1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