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960617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年降水量250-440毫米,降水季节和年际变率大,常发生旱灾和涝灾,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

材料二   沙柳形如火炬,较耐旱,喜水湿;抗风沙,耐一定盐碱,耐严寒和酷热,具有“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的“五不死”特性。加上它成活率高,适应性强,是固沙绿化的不二之选。沙柳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习性。用刀齐根砍下的沙柳,等待来年春天就能继续发芽生长,越砍越旺。如果不去砍掉长成的枝干,到不了7年,它们就会成为枯枝直至死亡。由于“生物质发电厂”这一绿色能源项目的上马,农牧民种植沙柳、绿化沙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材料三   螺旋藻是世界上光合作用能力最强的植物,只要有充足的光和二氧化碳,一个细胞可以分裂成240亿个!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察汗淖尔湖里生长着世界上最具营养价值的螺旋藻,作为平衡人体酸碱的最佳食品保健品行销全球。

材料四   “以‘治沙、新能源、螺旋藻’为核心的沙、林、电、藻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是‘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治沙模式,也被称为‘三碳经济’模式。”



(1)根据材料一分析毛乌素沙地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四点)
(2)根据材料分析“三碳经济模式”的产业链的构成及其效益。(四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2)指出图示地区气候最突出特征,试运用整体性的原理简述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1-02-04更新 | 1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运城及河东盐池略图。

 

材料二:盐池湖水富含食盐,在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

材料三:运城市地处汾河谷地的最南部,南临中条山。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显著,寒潮多发。

(1)简析湖边盐田“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现象的原因。

(2)总结黄河①河段水系的显著特征。

2019-01-05更新 | 7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青铜峡又被称为“九渠之首”,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青铜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建设的以灌溉为主的水利枢纽,自1960年发挥灌溉效益,结束了宁夏平原两千多年来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实现灌面积达25万公顷。

材料二:青铜峡地理位置示意图

(1)银川平原有“被贺兰山护的,黄河爱的”称号,试分析原因。
(2)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该河段会发生河水暴涨,漫过大堤的现象,甚至决堤泛滥。试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2019-10-13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