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4 题号:1965840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地壳发生过剧烈的变动,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断裂,右图为该地的地质剖面图,左图中T1、T2、T3是C地河流凸岸形成的河流阶地(抬升了的河漫滩)图。



(1)说出A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原因。
(2)简述B处谷地的形成过程。
(3)简述C地多级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如左图)有着不断向大海淤长的广阔滩涂,这得益于黄河、长江、淮河三条大河的贡献。大约在1128年到1855年,黄河南夺淮河下游河道在江苏入海,1855年后,黄河北归,重新开始了在山东的造地过程,从而使江苏省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几度变迁(如右图)。同样是黄河参与塑造,江苏沿海平原土壤盐碱化程度却远低于山东沿海平原。江苏水域广阔,湖汊纵横,人们在低洼的平原上与水争地,修造垛田:捞淤泥垒田,层层加高,四周环水,形成一个个“漂浮”在水面的耕作岛。



(1)简述1128年以来江苏省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化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与山东沿海平原相比,江苏沿海平原土壤盐碱化程度低的自然原因。
(3)说明修造“垛田”对农业自然条件的改造作用。
2022-05-22更新 | 53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区下切性河流地貌演变过程总结为4个阶段:“侵蚀下切―崩塌滑坡―河床结构发育—抑制侵蚀下切—平衡”。①快速下切阶段:形成一个狭窄的“V”形;②下切拓宽阶段:河谷宽度随之增大,河谷形态变为较宽的“V”形,易发生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大量的崩塌和滑坡物质进入河床;③淤积抬升阶段:随着地质条件的改变,河段逐渐转为淤积抬升,河谷变为“U”形;④动力平衡阶段。下图为理想情况下下切河流地貌演变第①、②阶段示意图。



(1)分析第①阶段河流下切速度最快的原因。
(2)描述在第②阶段时河流下切拓宽的过程。
(3)阐释山区河流终止下切拓宽逐步走向平衡的原因。
2021-12-17更新 | 40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气候变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贡嘎山冰川普遍出现后退、厚度减薄、面积减少等现象,但其东坡冰川(代表冰川为海螺沟、燕子沟冰川)和西坡冰川(代表冰川为大、小贡巴冰川)末端消融速度存在差异。在冰川形成和向下运动过程中侵蚀两侧及底部的基岩和松散物质,使岩块和砂砾等混杂于冰川内部形成内碛,而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研究表明,当冰川表碛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会发生改变。下图示意1990年与2019年贡嘎山部分冰川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



(1)描述1990~2019年间贡嘎山冰川表碛的总体变化特征。
(2)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说明贡嘎山冰川表碛增多的原因。
(3)表碛的厚度对冰川消融具有两面性,请做出合理解释。
(4)推测2019年后贡嘎山东西坡冰川末端消融速度的差异,并说出判断依据。
2022-04-14更新 | 15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