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70 题号:1965950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碳也称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在比例合理的贝藻混养体系中,养殖生物以不投饵、低营养级的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为主,其中滤食性贝类主要通过滤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微型浮游动物、有机碎屑、微生物等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大型藻类(包括图中海带)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可以在微食物环作用下,进入食物网或形成惰性有机碳(RDOC)而长期驻留在海水中。图示意我国某海洋牧场贝藻综合养殖系统。该海洋牧场使用的人工上升流系统是一种利用自给能量,通过注入压缩空气将深(底)层海水提升到表层的人工海水上升流系统。研究表明,在大型海藻高密度养殖区,养殖密度过大会造成海藻生长变慢甚至大量死亡,通常利用人工上升流系统改善海藻生长条件。



(1)说明在贝藻混养体系中,滤食性贝类固碳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分析贝藻混养体系中滤食性贝类对藻类生长的促进作用。
(3)分析人工上升流系统促进海藻生长的原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秸秆还田是把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农作物秸秆通过覆盖、碎混或堆积发酵后施入土壤。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使土壤孔隙度增加4.08%~5.89%,含水率增加6.43%~10.86%。

近年来,江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区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通过秸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下图示意2022年江苏某试点区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1)说明秸秆还田对土壤的益处。
(2)2020年,江苏某乡村的小麦出现了只有空壳而没有谷粒的缺穗、死麦等现象。研究发现上述现象与秸秆还田有一定关系。分析其原因。   
(3)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说明江苏试点区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对我国乡村振兴的意义。
2023-05-21更新 | 345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营山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北部,公园内深谷两侧的谷坡分布着众多山顶平坦、四周陡峭的特殊山体,山体岩石主要由砂岩和泥页岩构成(砂岩硬度较泥页岩大)。由于岩性的差异,山体的陡崖或者崖麓结合部位发育大量的洞穴,洞中积水不断增加形成水洞。下图示意营山地质公园地理位置及水洞形成示意图。


   
(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该地质公园山体呈现顶面平坦、四周陡峭特征的条件。
(2)说明该地质公园水洞的形成过程。
(3)推测未来该地质公园山体和洞穴的演化趋势。
2023-10-24更新 | 330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地跨我国三大阶梯,流经我国11个省(区)。长江流域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生态系统,哺育着人类与各种生物。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m,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湿地总面积达7.33万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被誉为“中华水塔”。

材料二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全身铅灰色,体型较小,体长一般在1.2m左右,最长可达1.9m,寿命约20年,自然繁殖率低,有“水中大熊猫”、“长江生态活化石”之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喜欢单独活动,食物以鱼虾为主。长江江豚的眼睛退化,一般靠声呐进行捕食和探路。

材料三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主要保护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有记录的鸟类有290种,其中39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鸟类。

材料四




(1)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三江源湿地的成因。
(2)从长江江豚种群特点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濒危的原因。
(3)说明在长江故道建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主要优势。
2022-12-19更新 | 2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