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褶皱山 > 背斜、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1 题号:19667261

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辉绿岩为侵入体。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地质构造线的主要延伸方向为(     
A.东—西B.南—北C.西南—东北D.东南—西北
2.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地质构造以向斜为主B.花岗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
C.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D.Ꞓ地层可寻两栖动物化石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座村庄海拔较低的是
A.甲村B.乙村
C.丙村D.丁村
2.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
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
3.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其原因不是
A.山前的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B.临河分布,水资源相对丰富
C.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农耕D.临河分布,水运便利
4.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这样规划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尽可能降低线路坡度             ④尽可能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019-01-30更新 | 45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某同学野外地质考察绘制的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同学由②地向①地行进中,沿途所经岩层的年代(     
A.不连续B.没变化C.越来越老D.越来越新
2.该同学绘图时在向斜处标注的序号的(     
A.①B.②C.③D.④
3.与③地的地质构造在成因上相似的是(     
A.西岳华山B.云贵高地C.渭河平原D.四川盆地
2022-04-01更新 | 26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戊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丙、丁、乙、戊B.乙、丁、戊、丙、甲
C.甲、丁、丙、戊、乙D.丁、乙、戊、甲、丙
2.含哺乳动物化石岩层与含鱼龙化石岩层间界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稳定,接受沉积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2022-04-20更新 | 5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