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2 题号:1970048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出发点,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优化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在其北部和西部山区建设区域生态屏障,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简图。

   

(1)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一些传统产业逐步移出北京市区,简述河北曹妃甸工业区承接北京重化工企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京津冀北部和西部山区成为该区域生态屏障的原因。
(3)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能给河北带来的有利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完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相互关系示意图。填写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要素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气候、水文、地形)
(2)运用上述原理分析下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成因及其甲乙丙三地中甲和丙气温较低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自然原因。
2017-07-05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源区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分布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等植被类型。源区内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及土壤水热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冻结期(10月中旬—次年4月上旬)、生长前期(4月中旬—5月中旬)、生长期(5月下旬—8月中旬)和生长后期(8月下旬—10月上旬)。源区内不同阶段,尤其是冻结期和生长期之间日均蒸散发量(水分蒸发和散发量的简称)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长江源区位置及各典型高寒草地的面积年均变化率。



(1)分析长江源区不同阶段蒸散发量差异显著的原因。
(2)说明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带来的影响。
(3)推测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2-02-24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藻广泛分布在两极冰盖与高山冰雪区,在低温时以休眠体状态存在,一旦气温超过0℃会有明显生长,甚至一夜之间雪地因此变成血红色,故被称为“西瓜雪”。雪藻因细胞富含类胡萝卜素,可吸收蓝色和紫色光进行光合作用,在其集中分布的地方会形成一个个红色小凹坑。近年来,“西瓜雪”现象出现频率正在不断增加。


(1)简述雪藻的生长习性。
(2)对材料中所讲述的“红色小凹坑”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3)推断“西瓜雪”现象出现频率不断增加反映的气候变化,并提出应对措施。
2020-07-16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