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主要自然灾害 > 洪灾的防治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6 题号:1987253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地气候不稳定性增加。2023年5月底,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北抬,导致我国安徽、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阴雨天气,严重影响农作物收获,该种天气被称为“烂场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期最可能出现高温晴热天气的省份是(     
A.辽宁B.江西C.山西D.河北
2.受本次“烂场雨”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B.冬小麦C.水稻D.棉花
3.长期来看,为减轻“烂场雨”等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②加强农田排灌设施建设③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④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下图为灾中应急行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B.洪灾C.旱灾D.泥石流
2.在对上述自然灾害进行全面监测的过程中,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3.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有(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救灾物资的数量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2-13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中国洪水频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中国洪水频度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中下游频度低B.北方较南方频度高C.东部较西部频度高D.平原较山区频度低
2.为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A.修建水库B.植树种草
C.提高防洪减灾意识D.组织防洪科技研究
2023-08-16更新 | 3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年9月初,下图所示区域遭遇强降雨袭击,引发洪涝灾害。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洪不畅④经济落后,工业用水量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此次洪涝灾害对该地区造成的危害可能有(     
①房屋倒塌②工业受损③农业增产④交通中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12-15更新 | 2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