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3 题号:1992530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该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使三江浅地区生态环境出现一定退化现象。2000年我国设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

材料二: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1)简析三江源地区成为“中华水塔”的主要自然原因。
(2)全球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列举在植被方面的三个主要表现。
(3)有人建议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展旅游业。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季节性洪沟是季节性河流流经的沟谷。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某区域十大季节性洪沟分布,该区域受风力与流水作用影响显著。暴雨时洪沟径流含沙量极高,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大量泥沙输入黄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区域通过植被修复、打坝淤地等措施,输入黄河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1)分析暴雨时洪沟下游水位迅速上涨的原因。
(2)分析季节性洪沟中泥沙的主要来源。
(3)洪沟打坝淤地后入黄泥沙减少,试分析原因。
2022-02-13更新 | 41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种类丰富,全世界90%的桉树种类均原产自澳大利亚,其中杏仁桉树是最高且生长最快的一种。它根系深广,每天能“喝”掉近1000斤水,树干笔直向上且逐渐变细,树枝密集生长在树的顶端,树叶侧面朝上,阳光从树叶的缝隙倾泄下来,树下几乎没有树影。杏仁桉树能提炼出有价值的鞣料或树胶,树干是做船的良材,叶子可炼制桉叶油且有疏风解热、抑菌消炎等功效。

材料二   位于刚果盆地的刚果(金)人口超过7700万,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该国曾将杏仁桉树引种至沼泽区,进而将其改造成为耕地。前些年,我国贵州某山区为提高山林覆盖率并获取充足的造纸原料,也曾引种杏仁桉树,但没想到,这个森林里的“霸王”却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材料三   图甲为“澳大利亚气温、降水、草原气候区分布示意图”,图乙为“杏仁桉树景观图”。




(1)从自然和人为方面分析,澳大利亚古老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澳大利亚杏仁桉树主要分布于草原气候区,据此分析生长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简析刚果(金)在沼泽区引种杏仁桉树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4)结合贵州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该区不适合引种的原因。
2020-09-17更新 | 48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洞庭湖与长江保持着自然相通的状态,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河湖关系。荆南三口(松滋口、虎渡口、藕池口)是长江与洞庭湖维系江湖连通的纽带,分流长江干流的径流进入洞庭湖区。20世纪60年代末,长江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导致荆南三口分流量下降。2003年,位于荆江河段上游的长江三峡大坝竣工后,荆江河段水沙形势改变,荆南三口分流量锐减。在枯水期,为保障下游用水需求及满足发电需要,三峡大坝加大下泄流量,但未能改变荆南三口分流量下降的趋势,荆南三口时常断流。松滋口在荆南三口中的分流比在持续增大,而虎渡口、藕池口的分流比则在减小。水利专家提出河道控制方案,增大荆南三口分流量,提高河湖水文连通性。右图示意荆南三口水系。


(1)分析长江荆江河段裁弯取直导致荆南三口分流量下降的原因。
(2)尽管枯水期上游加大了下泄水量,但荆南三口分流量仍比三峡建坝前低,试说明原因。
(3)专家预测,松滋口在荆南三口的分流比将会继续增大,推测专家的理由。
(4)说明提高荆南三口分流量的重要性。
2022-02-03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