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1995400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岩碎屑流是一种在启动或运动时裹挟冰屑(冰、雪等)的特殊滑坡。玉龙雪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2004年春季玉龙雪山干河坝发生强冰-岩碎屑流。图左示意2020年11月干河坝遥感影像,图右示意P-P′纵剖面。



(1)简述2004年春季干河坝冰-岩碎屑流的形成过程。
(2)说明与普通滑坡相比,冰-岩碎屑流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与欧洲相似,第四纪时期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下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


(1)分析乙半岛地势特征及其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例举乙半岛受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3)分析乙半岛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主要成因。
(4)分析甲海域附近形成世界大渔场的成因及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2019-10-30更新 | 18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降雨发生时,雨滴由一定的高度降落到地表,具有一定的雨滴动能。雨滴动能作用于地表,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团粒被分散、溅起和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紊动等现象称为雨滴溅蚀作用,雨滴溅蚀是土壤侵蚀的初始过程。

材料二 近年来,许多地理学者针对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中的降雨因素,通过室内模拟降雨或野外定位监测对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某高校林学院研究团队,在研究降雨下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养分输出机制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等前期准备工作,采用了室内模拟降雨方式进行,下图为研究团队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资料。



(1)与野外定位监测相比,说明研究团队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原因。
(2)说出该实验前期准备工作所涉及的具体方面。
(3)据材料分析地表泥沙量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趋势。
(4)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可能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2020-05-22更新 | 17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林是湖相、河流相松散的、成岩度较低的砂砾石层,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形成塔状、锥状、域堡状等地貌的总称,土林的顶部常覆盖低矮的草本植物。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是山西省最大的盆地。盆地内的大同土林是我国土林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大同盆地地理位置及土林地貌景观。

(1)指出大同土林地貌形成的重要条件。
(2)分析大同土林地貌的形成过程。
(3)说明土林地貌呈现塔状、锥状、城堡状的原理。
(4)简述土林顶部覆盖低矮的草本植物与土林发育的关系。
(5)推测并解释大同土林地貌未来发展的趋势。
2023-12-30更新 | 1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