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2 题号:19962895

美国的都市区化,反映了20世纪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于传统城市化的新规律。2010年,美国都市区人口占比达到83.7%。图中示意1950—2010年美国市中心、郊区和非都市区人口增长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期,美国都市区(     
A.郊区人口减少B.市中心人口保持稳定
C.人口总量增加D.郊区人口远多于市中心
2.1960—1980年,郊区人口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环境质量改善B.交通技术进步C.大量农民入城D.海外移民增加
3.2010年前后,美国都市区市中心地带(     
A.“空心化”加剧B.低收入阶层为主
C.以居住用地为主D.年轻人占比提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区域双核结构,是指由两个极核城市(通常是端点城市)及其连线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伴随着两大极核城市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出现“收缩型”城市的征兆,被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下表为我国部分典型区域双核结构的基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双核结构端点城市间的直线距离(千米)中间城市2002年端点城市人均GDP(元)2002年中间城市人均GDP(元)
广州-深圳104东莞广州:153625
深圳:183274
106803
杭州-宁波142绍兴杭州:152588
宁波:163911
137522
济南-青岛305淄博、潍坊济南:128774
青岛:145427
淄博:94373
潍坊:77729
1.区域双核结构中两个端点城市(     
①城市职能相同②空间距离适中③空间结构相同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中部塌陷”的原因可能是(     
A.中间城市面积小B.端点城市规模小
C.中间城市资源枯竭D.端点城市虹吸效应
3.为缓解“中部塌陷”,中间城市(     
A.提高城市化水平B.承接产业转移
C.提高城市等级D.扩大城市规模
2024-01-18更新 | 47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3年大量游客“赴淄赶烤”,为缓解城市停车困难的问题,山东淄博市实行“错时共享”停车位的模式,根据城市不同功能区在不同时段对停车位的需求量不同,鼓励城市不同功能区分时段提供空余停车位,实现车位的有偿“错时共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淄博市中最适于鼓励“错时共享”停车位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和行政区B.工业区和商业区C.行政区和工业区D.住宅区和行政区
2.淄博市实施车位“错时共享”有利于(     
A.消除交通拥堵问题B.提高车库经济收益C.增加城市土地占用D.建立智慧交通体系
2023-07-07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某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示意图,Y轴箭头指向表示数值增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若Y轴表示某国人口数量,该国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则
A.①阶段人口出生率最低B.②阶段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
C.②阶段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D.③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若Y轴表示某国城市人口比重,且该国城市发展符合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则
A.①阶段城镇数量多,规模大B.②阶段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C.③阶段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D.③阶段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016-09-02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