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侵蚀地貌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20128264
多瑙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经10个国家,最后注入黑海,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流域内有大小300多条支流,平均流量为6500立方米/秒。铁门以下为下游河段,主要位于罗马尼亚境内,冬季河口附近河段结冰,结冰期约40天,融冰时间需延续两个星期。

多瑙河流域地理简图

罗马尼亚地理简图
多瑙河河水补给类型多样,故径流量稳定,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极其罕见,但会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发生局部洪水。
(1)读“罗马尼亚地理简图”,该地区降水大致呈现____的分布特征,由此推测该地的水汽主要是由____风从海洋带来。导致罗马尼亚等降水量线中部弯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其入海口的自然带可能为____
(2)与下游乙河段相比,多瑙河甲河段河流特征是(     
A.水流湍急B.含沙量较大C.自北向南流D.水位季节变化大
(3)本世纪初,多瑙河流域的一些国家开始重塑有凹岸和凸岸、浅滩、沙洲的自然河湾。多瑙河部分河段重塑自然河湾(变直为弯)的影响是(     
A.减小河道摆动B.减缓河流流速C.增强河流泄洪能力D.增大河流侵蚀能力
(4)水利工程建设是多瑙河流域开发与整治的措施之一。铁门水利枢纽是多瑙河上集发电、航运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铁门附近的河道横剖面类似于下图中的____。简述多瑙河干流水电站梯级开发对下游地区工业生产的有利影响____

(5)虽然有上游水利枢纽的调蓄作用,但下游乙河段在每年3月初仍易发生洪涝灾害,试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当地可采取的治理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距今8000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青藏地区隆起逐渐形成高原,并向东西两端释放压力,在东端,它遭到扬子板块的顽强抵抗。“短兵相接”之处,形成了“独特”的横断山区地貌景观,该区域被称为三江并流区,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为其中之一。

材料二: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见下图)。水库建成后,6-8月按汛期限制水位运行,9月蓄至最高水位,5月底降至允许水库消落的最低水位。

(1)描述横断山区“独特”的地貌景观特点并推测其形成过程。
(2)分析在金沙江下游建设白鹤滩水电站的原因。
(3)从气候特点角度说明水库水位运行机制的合理性。
2024-01-09更新 | 28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中国北方某河流的一段河曲,图中虚线为河流凸岸上的自然景观分界线。在河曲的不断迁移过程中,因形成的时间有差异,凸岸上呈现出“灌木植被、草本植被、湿生植被、砾石边滩”等四种不同景观带,即图中的①—④之间。七、八月是该河的主汛期。八月底,地理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图示河曲进行实地调查,发现①带表面覆盖有大量淤泥、砂石。



(1)推测图示区域的地表起伏大小,并说明理由。
(2)推测①带的景观类型,并说明理由。
(3)八月底,①带表面覆盖有大量淤泥、砂石。请简析其原因
2022-05-02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它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发生显著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国家采取大量的工程和生物措施,使其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1)指出甲图所示黄土地貌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甲、乙、丙所示黄土地貌演变的过程,并说明判断理由。
(3)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该区域是黄河三角洲主要的沙源。环境改善后,推测未来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022-09-16更新 | 3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