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20215972

叠层石是藻类生物将海水中的碳酸盐及其碎屑颗粒粘结、沉淀而形成的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化石。通常由一系列的碳酸盐纹层堆积而成,而纹层的形成与藻类生长周期有关。由于藻类生长的趋光性,使得叠层石生长方向明显受光照方向的影响。下表为叠层石生长纹分级表,下图为叠层石良好的生长纹图片。据此完成问题。

级别时间厚度
一级一天(潮汐时间)2~500微米
二级14.80.1~3毫米
三级29.5天(朔望月)0.2~5毫米
四级随纬度变化的季节性0.5~25毫米
五级12.37太阴月(365天)0.5~45毫米

1.叠层石最可能形成和分布于(     
A.滨海地区B.内陆地区C.深海底部D.高山之巅
2.澳大利亚西部沙克湾(25°S113°E)发现大量叠层石化石,判断发育良好的叠层石最可能朝向(     
A.北向B.东向C.西向D.南向
3.据表,影响叠层石生长纹构造的主要因素有(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潮汐运动洋流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地理实验活动,回答下面小题。

实验步骤如下:

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装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口,用橡皮筋扎紧,并用小石头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压住塑料纸,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沙子变湿了。

1.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A.热力环流B.水循环C.大洋环流D.流水作用
2.自然界中形成该类地理现象的主要动力是(     
A.地球热量B.太阳活动C.太阳辐射D.大气运动
2022-08-21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降水C.地形D.人类活动
2.太阳辐射能可以转化为(     
A.潮汐能B.矿物能源C.地热能D.核能
2020-07-14更新 | 63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B.为水循环提供动力
C.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D.为大气运动提供动力
2.我国西北某地“光伏扶贫”卖给国家电网的电量最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3-11-03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