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北方地区 > 东北三省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9 题号:2022325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所在区域的气候、植被关系密切。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黑土分布区,黑土分布区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但黑土有机质含量总体由南向北呈增加趋势。近些年来,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减少较严重。下图示意东北黑土区分布。

             

(1)描述甲地主要乔木植被的特征。
(2)简述甲地黑土有机质低于乙地的原因。
(3)为缓解东北黑土有机质流失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材料二 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图中A区域人口密度大于B区域,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目前东北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简述该做法所起的积极作用。
2018-01-12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近些年来,黑土肥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为保护黑土肥力,中国农业大学在吉林省进行以秸秆还田为基础的免耕法试验。其具体做法是,秋季玉米成熟后,使用联合收割机在收获作物的同时,将秸秆切断粉碎并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春季不需要翻耕土地,通过机器将种子精准地埋进地里,避免对土壤的扰动。

材料二:在太空物理风化的作用下,月球表面的月壤由一层细粉状风化物组成,粒径在30微米~1毫米之间,平均厚度为3~5米。2020年,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月球,并成功带回了1731克月壤样品。

(1)小亮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东北天然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与当地独特气候密切相关。说明当地气候如何促进有机质的积累。
(2)小亮在试验田调研时,发现农民对这种将碎秸秆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的做法很认可。指出这两种做法的主要目的。
(3)与地球土壤相比,说出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所具有的突出特点。
2021-12-16更新 | 1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58°N到35°N~40°N之间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下表为美国和我国玉米带的比较。

(1)由材料一分析两个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
(3)由材料二表中数据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18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