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冰川地貌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505 题号:20227753

冰岩崩是指原位巨厚冰或岩体因冻胀、开裂等脱离母体从冰川陡峻处倾倒、崩塌、滚落、滑动的现象,多发生于冰川末端或高位陡峭岩体。下图为冰岩崩引发的冰川型泥石流链式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湖中涌浪的产生主要取决于(     
①冰崩体的体积②冰湖的湖岸坡度③冰崩体的运动速度④冰湖的蓄水水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冰川型泥石流链式演化过程反映出(     
A.冰崩体物质组成由复杂变得单一B.冰崩体在演变过程中温度保持稳定
C.冰崩体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变得黏稠D.冰崩体在演变过程中物相分层明显
3.冰川型泥石流链式演化过程中,刨蚀作用强烈的过程是(     
A.冰岩崩B.冰湖溃决C.溃决山洪D.冰川型泥石流
23-24高三上·广东江门·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5]
【知识点】 冰川地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碎屑,进入冰川体后,随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这些被搬运的岩屑叫冰碛物。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叫表碛,夹在冰内的叫内碛,位于冰川底部的叫底碛。表碛覆盖会强烈影响冰川与大气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对冰川消融产生影响。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中国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作用区,图为1990年与2019年贡嘎山典型冰川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贡嘎山典型冰川表碛变化特征为(     
A.向冰川上游扩张,向冰川下游增厚B.向冰川上游收缩,向冰川下游变薄
C.向冰川上游扩张,向冰川上游增厚D.向冰川下游收缩,向冰川上游变薄
2.与没有表碛的冰川相比,较薄的表碛对冰川的影响是(     
A.反射更多太阳辐射,减慢冰川消融B.反射更少太阳辐射,加速冰川消融
C.反射更多太阳辐射,加速冰川消融D.反射更少太阳辐射,减慢冰川消融
3.冰川表碛的来源可能是(     
①内碛物出露②底碛物出露③冰川融化后流水搬运沉积物增加④冰川两侧基岩风化侵蚀岩屑物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2-02更新 | 41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杰古沙龙湖位于冰岛南部,湖泊南部有一狭窄水道与大西洋相通。湖面上常年有众多巨大冰块漂浮着。湖泊入海口附近的大西洋沿岸有独特的“钻石冰沙滩”景观,沙滩上散落着无数晶莹璀璨的碎冰块。如图示意杰古沙龙湖位置及“钻石冰沙滩”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杰古沙龙湖成因最相似的是(     
A.苏必利尔湖B.贝加尔湖C.长白山天池D.维多利亚湖
2.促使碎冰块出现在“钻石冰沙滩”上的直接动力来自(     
A.冰川B.湖水C.海浪D.海风
3.近百年来,杰古沙龙湖的面积变化趋势是(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再变大D.先变大,再变小
2021-10-09更新 | 94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终碛是因冰川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而逐渐堆积起来的冰川堆积物,终碛垄是由终碛堆积而成的弧状堆积堤坝。冰川融水流出冰川末端或切过终碛垄后,地势展宽、变缓,冰水分散为没有固定河床的细小股流,形成辫状水系。冰水挟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被称为冰水扇。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山岳冰川终碛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弧形延伸,中间部位向高处凸出B.一般迎冰侧较缓,背冰侧较陡
C.冰川后退时不能形成终碛垄D.一般分布在高山冰川带
2.冰川融水流出冰川末端或切过终碛垄后形成辫状水系,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比较陡峭②谷地比较宽阔③冰川消融具有季节性④冰川整体消融量较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13更新 | 14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