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603 题号:20248849

某地年降水量约480毫米,仅有冷暖两季,冷季平均气温约-10℃,暖季平均气温约10℃,植被以灌丛为主。灌丛在生长季表现为碳汇,在非生长季表现为碳源。下图示意该地灌丛生长季月平均二氧化碳通量(正值表示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平均二氧化碳通量由光合固碳和呼吸作用共同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光合固碳速率最快的月份是(     
A.6月B.7月C.8月D.9月
2.影响灌丛生长季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水分D.风速
3.该地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东麓B.祁连山南麓C.武夷山西麓D.阴山北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完成下面小题。


   
1.与谷地相比,图中山顶植被的生长环境主要表现为(     
A.光照较少B.热量较少C.土壤水分较少D.风力较小
2.该地植被分异属于(     
A.垂直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3-06-22更新 | 29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2】冬季降雪是河流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图为秦岭山地及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四个地区积雪日数最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青藏高原冬季气温偏高时,图中乙、丁之间坡地降雪量却增加,是因为该坡(     
A.山峰积雪沿坡地堆积B.海洋水汽输送增加
C.气温降低利于形成降雪D.低温持续时间延长
2023-05-30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3】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物种所利用的各种不同环境资源的总和,可以通过生态位指数来反映。指数越大,生态位宽度越大,表明生物个体或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我国某山地林场海拔1200~2000米范围内,四种典型乔木的生态位宽度差异明显。下表示意该海拔范围内四种典型乔木的生态位指数。完成下面小题。

乔木坡度坡向海拔
落叶松0.450.590.42
常绿马尾松0.680.610.47
银杏0.600.540.40
榕树0.460.480.31

1.推测在该海拔范围内分布最均匀的乔木是(     
A.落叶松B.马尾松C.银杏D.榕树
2.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该林场应注重培育的植被是(     
A.落叶针叶林B.常绿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
2024-05-14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