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2027334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山陆桥”的概念在1981年提出,之所以称为陆桥,是因为此处浅滩在过去某个时期出露海面,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的“桥梁”。据地质资料显示,浅滩物质由更新世(从距今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不同时期的陆相堆积物组成,略高于海峡底部的台地。目前,“东山陆桥”已被淹没于海底。澎湖东北水道是日本暖流支流的主流区,形成时间较晚,底层流速大。图示意台湾岛周边等深线及“东山陆桥”位置。

   

(1)推测“东山陆桥”出露海面时期,该区域的总体气候特征并说明理由。
(2)简述澎湖东北水道自形成初期至今的深度变化状况并分析原因。
(3)简述“东山陆桥”出露海面对台湾海峡两岸动物与古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3·广东·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①②③④四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其中人类干预最多的环节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___。
(2)乙处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甲处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丙地貌一般形成于河流____________处,丁地貌一般形成于河流____________处。
(4)“钱塘一望波浪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闻名中外的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有____________(多选)
A.杭州湾的喇叭口地形和河口的沙坎
B.由于月球、太阳的引力,在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出现天文小潮
C.每年中秋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
D.海潮和河水的相反运动
(5)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即使是优良的土壤,人们也会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举例说明人们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2020-10-14更新 | 3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小图A为地中海戊处附近的“蓝窗”景观,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图B是非洲西部局部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某旅行家从甲处出发,依次经过乙、丙,最后到达丁。该旅行家在四地附近拍摄代表性植物照片,如图C、D、E、F。下框中是对四张照片中植物特点的描述。

(1)“蓝窗”景观属于____(地貌名称),一年中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____(夏季/冬季)。在开罗附近可以看到____(地貌名称)。
(2)图中虚线为某货轮的航线,将途经庚、戊、辛三处海域。若仅考虑海水的盐度,轮船在____(庚/戊/辛)海域更易腐蚀。其盐度高主要由于________,以及海域较为封闭、淡水注入少等。
(3)非洲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人口稀少的地区是____(乙/丙),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是____
(4)判断拍摄地点、照片、植物特点描述的对应关系
地点照片描述
____(C/D/E/F)____(一/二/三/四)
____(C/D/E/F)____(一/二/三/四)
____(C/D/E/F)____(一/二/三/四)
____(C/D/E/F)____(一/二/三/四)
(5)描述图B所示区域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2022-02-24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一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指出人工绿洲土壤易受侵蚀的主要自然条件。
2023-07-07更新 | 2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