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内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75 题号:2034067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糜棱岩是地下岩石受到强烈的挤压、碾磨成细小颗粒后再胶结而成的松散变质岩。四川甘孜州墨石石林是全国唯一糜棱岩石林,石林呈墨灰色,有柱状、尖棱状等多种形态,整体呈带状分布。石林周边植被茂密,但石林上几乎无植被着生。图左为墨石石林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墨石石林景观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从内外力角度,简述墨石石林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糜棱岩石林多分布在河谷附近的原因。
(3)分析糜棱岩石林几乎无植被着生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州盆地是陇中盆地的次级盆地,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系列盆地中最早接受沉积的地区之一,也是研究高原隆升与古气候演化的理想场所。研究表明,兰州盆地西柳沟组橘红色、砖红色砂岩属于风成沙漠沉积。西柳沟组沉积之后,进入河流—三角洲—湖泊演化阶段,最后兰州盆地整体演变为河流相沉积,仅在局部残存小型洼地。图示意兰州盆地古环境的演化过程。


(1)分析在西柳沟组沉积时期,兰州盆地由风成沙漠沉积转为河湖相演化的发展过程。
(2)分析野狐城组沉积时期三角洲形成的自然条件。
(3)简述在咸水河组沉积晚期,三角洲逐渐消亡的原因。
2023-12-27更新 | 7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喜马拉雅运动凹陷形成的巨大湖盆,并具有冰川作用的痕迹,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区风大,湖陆风冬季明显弱于夏季。流域内生物种类单一,但每年都有大量迁徙鸟类滞留。下图为纳木错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纳木错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纳木错湖夏季湖风较冬季明显的原因。
(3)纳木错湖流域生物种类较为单一,试说明原因。
2022-08-04更新 | 45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硅铝酸盐持续分解出高岭石等黏土矿物,形成灰色风化壳。已形成的灰色风化壳久经化学风化会演变为红色风化壳。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

辽东半岛埋藏较厚的碳酸盐岩,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较为强烈的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加速风化壳的形成。随着辽东半岛被逐渐夷平,逐渐形成表层为红色风化壳,下层为灰色风化壳的格局。伴随着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目前辽东半岛仅存红色风化壳,部分地区表层覆盖风成黄土。下图示意辽东半岛夷平面—风化壳发育阶段。



(1)分析辽东半岛岩溶作用对加速风化壳形成的意义。
(2)目前,辽东半岛未发现灰色风化壳,据材料推测其指示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特征。
(3)简述黄土覆盖对辽东半岛风化壳的影响。
2023-04-18更新 | 3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