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3 题号:20387350

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下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以下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A.企业甲能源使用效率高B.企业乙占地面积更小
C.企业甲碳排放总量更大D.企业乙交通运输量更少
2.该办法的实施可促进我国(     
A.轻工业企业生产规模下降B.高科技企业空间集聚增强
C.重工业技术研发投入增加D.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减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的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量呈中游>下游>上游空间分异
B.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C.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较弱
D.下游碳排放占比整体呈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2.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地区产业结构C.地区人口总量D.工业技术水平
3.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③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05更新 | 1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的碳经过人为作用和自然过程吸收后,最终实现碳的净零排放(下图)。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从工业生产过程、能源利用等中分离出来,进而注入深部地质储层进行永久封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碳中和
   
1.以下自然过程能够吸收碳的是(     
A.陆地水体的蒸发过程B.绿色植物的呼吸过程
C.珊瑚礁形成发育过程D.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
2.我国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意义重在(     
A.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B.促进岩石圈碳循环
C.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3-07-14更新 | 6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我国政府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经过综合测算,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     
A.高耗能产业发展迅速B.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
C.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D.城市化加快,内需扩大
2.本次冬奥会为了实现碳中和,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冬奥会场馆直接使用太阳能发电B.交通运输以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为主
C.冬奥场馆周边拆迁造林,增加碳汇D.办公场馆取消空调,减少制热耗能
2022-07-13更新 | 3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