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4 题号:20393356

南岛位于新西兰南部,西海岸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纵贯南岛,夏季气温在20℃~30℃,冬季气温在零下至10℃之间。米尔福德桑德国家公园是新西兰最大的国家公园,峡湾国家公园是其一部分,园内多峡湾,海岸呈锯齿形,海岸线曲折,公园内某些地区,大雷雨会随时降临。南岛东南部的扣扣奇海滩有600万年以上的摩拉基大圆石,碳酸盐包裹内核,类似珍珠构成,表面布满龟背纹理。下图示意南岛地理位置及摩拉基大圆石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西兰峡湾国家公园的海岸呈锯齿形,主要是因为(     
A.盛行风导致风力侵蚀作用强B.冰川侵蚀导致峡湾曲折
C.板块消亡边界形成的岛弧链D.大洋中脊岩浆活动活跃隆起
2.新西兰峡湾国家公园的某些地区,随时降临的大雷雨主要是(     
A.锋面雨B.对流雨C.地形雨D.气旋雨
3.摩拉基大圆石上龟背纹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盐风化B.化学风化C.生物风化D.物理风化
23-24高三上·安徽六安·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下图示意南亚某国家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甲、丁两地土壤侵蚀强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降水量B.土质、地形C.降水量、地形D.风力、海拔
2023-05-10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为浙江西部江郎山三爿(pán)石景观图。该景观为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早期的红色地层。白垩纪晚期,该区域岩浆活动活跃,岩脉侵入岩层起到类似于混凝土中钢筋的作用,岩层中夹杂少许火山岩碎屑。完成下面小题。



1.塑造该景观的岩石主要是(     
A.砂砾岩B.大理岩C.玄武岩D.花岗岩
2.三爿石能突兀而立的有利条件是(     
A.物质相对坚实B.内力抬升持续
C.流水侵蚀持续D.风化作用减弱
2024-01-26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所示鱼鳞坑是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最终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鱼鳞坑主要发挥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B.侵蚀C.搬运D.沉积
2.图中首选植树的地点为( )
A.①B.②C.③D.④
2017-02-17更新 | 2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