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褶皱山 > 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6 题号:20459457
下图为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图中M是(     
A.向斜山B.背斜山C.断块山D.火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山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一褶皱一断层一侵蚀B.褶皱一断层一侵蚀一沉积
C.断层一侵蚀一褶皱一沉积D.沉积一断层一褶皱一侵蚀
2.乙地地下岩层中最丰富的资源最可能是(       
A.锌矿B.石油
C.天然气D.地下水
2019-08-30更新 | 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读某同学去野外地质考察时绘制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题。

由于长期受外力的侵蚀,图中最有可能形成背斜谷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19-12-05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用构造等高线表示地下岩层顶面或底面的起伏形态变化,可反映当地地质构造状态。下图是#3勘探井所在的地下a岩层顶部的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图(单位:米,均为海拔高度),图示地形及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A.背斜山、内力碰撞挤压为主B.背斜山、外力风力侵蚀为主
C.向斜山、外力流水侵蚀为主D.向斜山、内力碰撞挤压为主
2023-05-21更新 | 3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