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主要自然灾害 > 洪灾和旱灾的概念及其成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1 题号:20465938

下图为洪泽湖水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频繁,该湖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稻田广布,蓄水量大B.入湖水系较多,梅雨季节带来较大的水量
C.湖水下泄入海通道过多D.雨季每年5月开始,10月结束,雨季长
2.下列防洪措施属于非工程措施的是(     
A.开辟分洪区B.疏浚河道C.提高森林覆盖率D.修筑堤坝
3.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防洪减灾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B.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C.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
D.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A.水流汇集快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D.地质条件复杂
2.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处B.b处C.c处D.d处
3.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③抑制土壤盐碱化
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5更新 | 1582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伊拉克年平均降水量由南至北为100至500 mm,北部山区达700 mm。2018年11月22日至23日,一场特别强大的风暴在伊拉克北部和中部降下暴雨,由此引发的山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图为伊拉克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伊拉克降水量北多南少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2.形成伊拉克此次洪水的主要原因是
A.西风异常强劲B.波斯湾上空水汽充足
C.积雪大量融化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为减轻巴格达市洪涝灾害,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利工程B.完善排水设施
C.恢复林草植被D.及时清理积雪
2020-02-06更新 | 99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C.水稻种植业D.乳畜业
2.两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季风的不稳定性B.台风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D.锋面活动频繁
3.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培育良种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D.改良土壤
2019-05-29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