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4 题号:20515408

罗赖马山位于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海拔2810米,山顶平台长14千米、宽5千米,是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根据其顶部平坦,四周陡峭的形状,被称为“桌状山”。18世纪,科学家在山顶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下图为罗赖马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罗赖马山山体的岩石类型主要是(     
A.侵入型岩浆岩B.变质岩C.喷出型岩浆岩D.沉积岩
2.罗赖马山成为帕卡赖马山脉最高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抬升B.流水侵蚀C.岩浆活动D.风力堆积
3.与多数锥状山顶相比,罗赖马山形成桌状山顶的主要原因是(     
A.风化作用强烈B.顶部岩层坚硬C.冰川侵蚀显著D.人类干扰较少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我国古代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句中导致“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削弱作用增强B.大气保温作用减弱
C.地面辐射减弱D.大气逆辐射增强
2.下列诗句中描写景象与风力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B.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明•王继芳《锦石崖》)
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清•冯云山《咏瀑布》
2017-08-08更新 | 24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一位游客在日记中写到“远眺风城,宛若中世纪的一座古城堡,但见堡群林立,大小相间,高矮参差,错落重叠,强劲的西北风扬起地面的沙子,疾速向岩石上击去,给人以凄森苍凉恐怖之感,历经亿万年的风削雨蚀,水刷日照,这里形成了与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高大土墩,如古堡遗迹,突兀于戈壁”。据考察,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该地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下图为游客拍下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游客描述的地貌名称和外力作用搭配正确的是(     
A.雅丹地貌——风力侵蚀B.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
C.丹霞地貌——-流水侵蚀D.沙丘、沙垄——风力沉积
2.图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作用——地壳下降——风力侵蚀
B.沉积作用——地壳上升——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风力侵蚀——地壳下降
D.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力侵蚀
2023-11-20更新 | 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北京房山石花洞上下共有8层(如下图所示),①层是地表以上的东山穿洞,②层至⑧层位于地表以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有一条地下暗河,推测该地下河的水位应(     
A.高于②低于①B.④⑤之间
C.低于或等于⑧D.与该地地表河流水位一致
2.在石花洞形成过程中,该区域地壳经历了(     
A.稳定的持续下沉B.稳定的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沉D.间歇性抬升
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是(     
A.冰川作用形成B.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风力侵蚀作用形成D.海水的溶蚀作用形成
2022-02-06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