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 题号:20529758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广东和新疆分别是我国东、西部主要的人口迁入省(区),分别分析其成为迁入区的主要原因。
(2)分析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海固地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处黄土高原西北边缘,这里沟壑纵横、干旱缺水、灾害频发,贫困人口集中。1990年至今西海固地区有4万多移民搬迁到闽宁镇。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这里陆续发展了特色茵草产业、光伏产业、劳务产业、旅游产业等,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材料二       下图为闽宁镇、西海固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西海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具有过渡性,请列举两例。
(2)简述生态移民选址闽宁镇的自然原因。
(3)说明西海固地区人口迁出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积极作用。
(4)简述闽宁镇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启示。
2021-07-01更新 | 2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2019年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而人口增长率为7.2%。


   
(1)该城市拟在乙地建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从交通、地价等方面,分析在丙地布局工业区的原因。
(3)为何该市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2023-06-06更新 | 7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沿江城市力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针对长江经济带洪涝灾害多发,各地区积极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二: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图)。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简图



(1)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____(填“东”或“西”)部人口较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贵州省实施搬迁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2)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请分析其原因。
(3)请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建设海绵城市对减轻城市内涝的意义。

材料四:近30年来,材料三中某城市(下图)的城市化水平迅速从15%提高到52.6%。



(4)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5)从环境因素考虑,指出图中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2022-06-04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