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0 题号:20557543

河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村落布局常依山就势,呈现出带状、团状和阶梯状等空间形态。图2为当地某山谷示意图,图中甲山坡为传统村落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山谷民居坡向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A.采光与防寒B.防寒与取水C.防潮与取水D.采光与防洪
2.该地传统民居采用合院式布局,下列地区最可能见到该合院的是(     
A.广州B.西宁C.伊犁D.石家庄
3.推测Ⅰ、Ⅱ、Ⅲ区域内村落的空间形态分别为(     
A.团状、带状、阶梯状B.带状、阶梯状、团状
C.团状、阶梯状、带状D.阶梯状、团状、带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爨底下村(下图),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郊石灰岩峡谷中,因该村附近高地有“口小肚大”形如土灶的水潭而得名。该村海拔650米,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呈扇面形沿河流阶地展开,建筑融合了北京四合院和晋中四合院的主要特征,成为我国当代北方传统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2012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不断受到冲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潭呈现“口小肚大”形态的主要成因是(     
A.断裂下陷B.地下水出露C.地壳抬升D.流水溶蚀
2.爨底下村聚落(     
A.房屋坐北朝南,利于冬夏季节采光通风B.依山就势合院式布局,利于抵挡外族入侵
C.位于河流阶地,便于取水和建造房屋D.随时代发展,集市、水井等公共空间扩大
2023-02-06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入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A.a处于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于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C.a处于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A.阻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减少耕作地坡度,防止土壤流失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
3.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
②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
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
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19-06-08更新 | 2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山区道路与房屋建设示意图,图中道路与房屋建设符合规划施工原则的是       (  )
A.a、dB.a、cC.b、dD.c、d
2018-09-16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