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20631061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风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2.“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D.搬运作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三幅景观图主要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下列现象的外力与该外力相同的是(     
A.南方民居屋檐下的地面小坑
B.黄土高原上深厚的土层
C.南滨路石崖公园内的残崖断柱
D.斑驳沧桑的金字塔外墙
2.图一中平坦的顶部说明该地貌形成于(     
A.岩浆侵入岩B.河湖沉积岩C.变质岩D.火山喷出岩
3.图三景观图为观测者向西南拍摄照片,则该地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2022-12-13更新 | 15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微塑料直径微小,肉眼往往难以分辨,在地球上已无处不在。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微塑料能进入大气循环,并伴随降雪进入高山和极地地区。据统计,1升北极雪中,微塑料颗粒竟多达1.44万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微塑料随大气循环到达极地地区所体现的外力作用表现形式是(     
A.风化B.侵蚀C.搬运D.沉积
2.发源于我国青藏地区高山冰川的某河流最终注入海洋,下列地貌中微塑料含量最多的是(     
A.冰斗B.河口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D.冲积扇
2023-11-24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关于营造地表形态力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B.地表形态是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C.内力作用都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觉察
D.地壳运动是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2018-01-13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