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2067603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1为我国西南某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图2为该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1)如图3,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2)图1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单项选择题)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3)如下图为沿图2中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4)图中A、B、A′、B′四点的气压值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A、B、A′、B′四点的气温值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用PA、PB、PB′、PA′表示各点气压,用TB、TA、TB′、TA′表示各点气温。)
(5)在图2中甲处画出风向,判断甲乙两处风力最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试比较“穿堂风”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
(2)在图中画出白天“穿堂风”完整的热力环流。
(3)依据所学,简述“穿堂风”的形成的基本原理。
2022-12-12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垂直方向上,A处的空气下降和B处的空气上升是由于______作用形成的。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A到B、C到B是由于______作用形成的。图中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哪一个是产生热力环流的真正动力?______
(2)将热力环流中A、B、E、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______
(3)如果热力环流ABED位于白天的海边,则海边吹______风,A、B两地中______是陆地。
(4)如果上图中B处位于山谷谷底,此时图示表示的是白天还是夜晚?______;山坡上吹______风。
2020-01-12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图中甲为上海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乙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



(1)在下图中用实线绘制出4000m高度的等压面分布状况(不标气压值),并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2)比较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大小      。若甲图代表白天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M代表      ,N代表       (陆地或海洋)的等压面状况。
(3)分别写出乙图中P1、P2、P3、P4四点的风向。
(4)若在郊区P1、P2、P3、P4等地建设有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2021-05-08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