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2 题号:20720621

瓦当又称“瓦头”,是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是瓦的头端,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及顶端下的特定部分。在实用上,既起到保护檐头的作用,又便于屋顶排水,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是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瓦当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在中国哪些地区最常见(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新疆地区D.江南地区
2.从材料中可知瓦当在古建筑中的作用有多种,但不同位置和形状的瓦当,主要作用也不一样,据图推断相比于圆形瓦当三角形状瓦当的作用主要是(     
A.寓意长寿美好B.保护屋檐头C.便于屋檐雨水滴落D.增加古建筑的美感
3.目前,一些民间收藏家收藏瓦当,其最主要的社会意义(     
A.观赏审美B.投资增值C.科考研究D.历史文化传承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因纽特人主要生活在北极地区。雪屋(见下图)是当地的传统民居,由雪砖垒砌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雪屋是圆形的,其主要原因是(     
A.防大风B.利于通风C.防雪压D.利于采光
2022-08-28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岭南珠江三角洲食蚝、养蚝的传统历史悠久,而使用生蚝壳(主要由碳酸钙构成,外层为高致密的硬化蛋白)砌筑墙体的习俗则可追溯至唐朝。古人先用铁丝或藤条把蚝壳串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用烧制的蚝壳灰、黄泥、红糖、熟糯米拌上后,再把蚝壳墙黏好。生蚝在我国沿海各个地区都有人工养殖,而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出产的程村蚝是中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牡蛎(又称生蚝)活体水产品,当地近6000亩的连片红树林守护着近30000亩的滩涂海域,为生蚝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群落,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三角地区形成蚝壳墙这一建筑特色的原因有(     
①能防潮②具有降温功能③节省建筑成本④能防酸蚀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程村蚝”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牡蛎活体水产品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生蚝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B.滩涂面积广,生长空间大
C.红树林面积广,生态环境好D.珠三角地区,市场广阔
3.依据红树林的生长环境,推测其所处地区的土壤特点是(     
A.盐分高B.空气含量多
C.含水量少D.以砂土为主
2024-03-12更新 | 52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示意我国某古镇的粉墙黛瓦景观,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文化每年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粉墙黛瓦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     
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江南地区D.黄土高原
2.该古镇传统民居屋顶有一定坡度,主要是为了(     
A.排雨B.防震C.防风D.防晒
3.与该古镇相比,我国东北地区乡村传统民居屋顶坡度更大,主要是为了(     
A.御寒保温B.抵御大风C.积雪滑落D.增加采光
2023-04-30更新 | 2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