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20756184

某研究区位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天老池流域(38°25′18″~38°26′38″N,99°54′00″~99°56′55″E)。祁连圆柏耐旱性强,可作为分布区内干旱地区的造林树种。其与大面积灌丛、草甸交错分布,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读该研究区不同海拔梯度祁连圆柏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研究区内祁连圆柏土壤种质最大的区域分布在(     
A.3200~3400m阴坡B.3100~3300m半阴坡
C.3200~3400m半阳坡D.3100~3300m阳坡
2.研究区内5~10cm土壤层留种量比较少,但在该层部分样地深层种子数量却比较多,其原因可能是(     
A.光照充足B.林内放牧C.树龄较老D.种群完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虹螺山自然保护区(下图)处于辽西走廊中段(120°15’N,4I°E)。该保护区由大虹螺山和小虹螺山组成,是我国环渤海和京津唐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虹螺山为燕山山系,黑山余脉向渤海延伸部分。地质构造以花岗岩为主,小虹螺山下部为石灰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虹螺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储备耕地资源B.生态旅游C.保护生物多样性D.防风固沙
2.虹螺山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沉积作用
2023-03-24更新 | 30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2021年10月30日,据中央气象台早间新闻播报,30日白天到夜间,华北、黄淮、江汉等地有轻至重度霾,31日凌晨起,受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的霾将逐渐减弱。下图示意我国2021年10月30日7时等压线分布及未来24小时霾影响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受霾的影响,华北、黄淮、江汉等地(     
A.昼夜温差减小B.太阳辐射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能见度变好
2.根据材料判断,未来24小时霾影响地区(     
A.对流强B.降水多C.风力强D.风力弱
3.受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江汉等地的转移扩散方向为(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2023-08-05更新 | 34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9年亚马孙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截至2019年8月22日,巴西境内森林累积着火点达75336处,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巴西几个州都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马孙平原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大B.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C.含沙量低,河口三角洲淤积迅速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循环旺盛
2.亚马孙雨林大火,会引发当地(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沙漠化加剧
C.暴雨过后洪峰延后D.含沙量增加
2021-03-31更新 | 3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