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20778495

甲烷气体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6倍。研究发现,北冰洋中冻结的甲烷沉积物已开始释放气体,目前这些气体大部分溶于水中,正在缓慢向大气排放。下图示意北极地区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     
A.①B.②C.③D.④
2.该现象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分别是(     
A.气温降低,①减弱B.气温降低,②增强
C.气温升高,③减弱D.气温升高,④增强
3.该现象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寒冷的冬天夜晚,人们为了保暖而紧闭门窗,早上起来时会发现窗户玻璃上结满了水珠(如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易形成水珠的天气条件及水珠的位置是(     
A.阴天,窗外B.阴天,窗内C.晴天,窗内D.晴天,窗外
2.水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右图中的(     
A.①强B.②强C.③弱D.④弱
2024-01-19更新 | 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3.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
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
C.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
D.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2019-10-24更新 | 1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比湿是指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包括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反映空气湿度的变化状况。下图为青藏高原1979—2018年地表长波辐射(W/m2)与近地面月平均比湿(g/kg)时间序列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影响青藏高原空气比湿大小的根本的自然因素是(     
A.气温B.植被C.地形D.土壤
2.与上半年(或1~6月)相比,青藏高原下半年(或7~12月)比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长波辐射减弱B.地表水域面积缩小C.大气尘埃明显减少D.植被体内水分减少
3.推测青藏高原地区近地面空气比湿的空间变化趋势是(     
A.随海拔升高而增大B.随纬度增加而减小C.随植被减少而增大D.随经度增加而减小
2022-02-07更新 | 2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