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2081690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理学习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做了如下实验:在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部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柜顶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M,柜底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N(下图)。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纸片M、N的偏动情况。


(1)推测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M、N纸片的偏动方向。
(2)该地理原理形成过程共有如下环节发生,请用序号正确排列。
①地面受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空气发生垂直运动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3)根据实验,在下图线段上用箭头画出气流运动方向。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热力环流及小船上的旗帜飘向示意图”


   
(1)图示时间为____(填夜晚或白天)。
(2)图示时间②处气压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③处气压,②处气温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③处气温。
(3)一般情况下,①处气温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②处气温,因为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
2023-10-07更新 | 1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甲气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乙气压中心位于太平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时期为北半球的_______季节。就气流状况而言,乙地为_______。此季节甲、乙两地气压差异的形成是受_______因素的影响。
(2)②处风向为_______;①、②两处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
(3)甲、乙两处昼夜温差大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
2016-12-12更新 | 27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1)依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说出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
(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

同学们了解到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

(3)说出该时段为白天还是夜晚,并分析该时段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

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

(4)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
2023-11-20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