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5 题号:2099715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地质剖面图,可以追溯当时的地质活动状况和过程。下面左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1)根据右图,说明左图中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2)分别说出右图中②④⑥⑧所属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3)该区域在石灰岩形成之后、花岗岩形成前,发生过数次地质作用。分别说明这些地质作用的形成过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2012年8月6日深夜,位于新西兰北岛中部的汤加里罗火山开始喷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       板块和       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新西兰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            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3)火山灰向                  (方向)蔓延,导致附近国道临时关闭,20多个国内航班被取消。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                  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            

(5)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2014-11-19更新 | 30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的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及东非大裂谷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马达加斯加岛及M市、N市的气候资料。塔那那利佛是马达加斯加的首都,旧称“阿纳拉曼加”。建于十七世纪,位于中部高原东部的一处海拔1470米的山脊上。

(1)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是                 。根据图甲和图乙的信息,说出东非裂谷带存在的证据有哪些。
(2)分析图丙所在国家首都位置的优越自然条件。
(3)根据图丙、图丁和气候表格,比较M、N两城市的气候特征。
2016-12-12更新 | 11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M国铀矿资源丰富,2008年该国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6.18%。

(1)说明①地气候与河流水文特征的关系。
(2)分析M国大力发展核电的原因。
(3)简述②地褶皱带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020-10-25更新 | 5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